周末一手成交回落,有外資大行發表報告認為,撤辣的刺激作用消退,並預期樓價仍然受壓。一手成交量的確有所回落,但撤辣帶來的,應該不止是一時的刺激。今年一手住宅的成交量仍可望挑戰新例以來新高水平。
說撤辣的刺激作用減弱,是一個公平但容易引起誤判的評估。說「公平」,因為無論由按月或按周的數據變化,都可發現一手住宅成交量減少。受惠於港府撤辣,3月一手成交飆升至逾4100宗,而4月上半月,一手住宅成交量只約1000宗。客觀上,撤辣後次月,一手成交量大幅回落。
不過,「撤辣的刺激作用減弱」同時也是一個容易引來誤判的說法。自2013年香港實行「一手住宅銷售條例」以來,一手住宅按年成交量都在9000至1.9萬宗之間波動,11年的按年銷售平均數約1.48萬宗,按月平均約1233宗。
類似3月成交量高於4000宗的情況不可能長期維持。發展商因應市場氣氛輕微提升價格,也令準買家的入市步伐放緩。4月截至14日,一手住宅成交量暫錄1000宗,由於仍有幾個大型項目將在月內推售,估計全月一手住宅成交量會在1800至2000宗。
任何政府政策的改變,都帶來短期及中長期的效果。撤辣的短期刺激,是一部分因過去辣招的購買力因印花稅減少,而立即作出入市決定。而中長期來說,非永久居民、新來港專才、有意買樓作投資用途的各類購買力,入市的意欲都不再受壓,理應為樓市帶來中長線置業需求。
假設4月至12月,平均按月成交維持1500宗,全年一手住宅成交量便會達1.8萬宗。一手住宅成交量仍會較過去11年平均數高出兩成。簡單來說,撤辣本身當然有其短暫的刺激作用,而此作用可能已經消退。但撤辣帶來的中長線利好作用,此刻仍未完全反映出來。
當然,以上集中討論的是成交量。在成交價方面,參考地產代理統計,3月一手貨尾量仍達2萬個以上。由於發展商會持續推出新項目,即使今年一手成交上升至1.8萬至2萬宗,估計一手貨尾量仍會維持在1.5萬個以上,相當於一手樓市一年的吸納量,在貨尾被大規模消化前,樓價難有大幅上升的空間。
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24年4月16日